王禀心中的怒火此时再也无法压制。
他紧握双拳,眼中闪过一丝狠厉,猛地拔出腰间的长剑,剑锋直指宁宗泽,冷声道:“宁宗泽,既然你如此自信,不如我们就在剑招上见真章!我倒要看看,你这昆仑派的掌门,究竟有几分本事!”
宁宗泽依旧面带嘲讽,轻轻将玉璧收入怀中,淡淡道:“王禀师弟,你何必如此冲动?剑招比试,不过是徒增笑柄罢了。况且,你早已不是昆仑派的人,何必自取其辱?”
王禀闻言,心中更是怒火中烧,他厉声道:“少废话!今日我定要与你一较高下,看看谁才是真正的昆仑传人!”
就在此时,李逢春缓缓站起身来,目光冷峻地扫过王禀,沉声道:“王禀,你如今已不是昆仑派的人,拜月教也不在我们此次比武的邀请名单之内。你没有资格参加比武,更无权在此挑衅。如果你一意孤行,便是与全武林为敌!”
王禀听到李逢春的话,心中一震,眼中闪过一丝不甘,可又无可奈何。
此时,天山派掌门白无痕缓缓起身,一袭素白长衫无风自动,宛如天山之巅终年不化的积雪般清冷出尘。她玉指轻抚腰间佩剑,说道:李副帮主,那我们天山派可有资格?本派决定由我和师弟韩笑天参加此次武林盟主之争。”
李逢春见白无痕起身,眉头微微一皱,但很快恢复了平静。他微微颔首,语气中带着几分恭敬:“白掌门言重了,天山派乃武林名门,自然有资格参加此次武林盟主之争。贵派能派白掌门与韩笑天师弟前来,实乃武林之幸。”
白无瑕嫣然一笑,目光如电,扫过在场众人,最后落在宁宗泽身上,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:“李副帮主客气了。天山派虽偏居西域,但亦心系武林正道。此次前来,正是为了与各派同道切磋交流,共襄盛举。”
话音未落,天山派人群中走出男子,只见他一身深蓝色长袍,脸庞轮廓分明,双眸明亮而锐利,透着一股逼人的英气。
那男子走到白无痕身旁,微微拱手,语气谦逊却带着一丝傲然:“韩笑天见过各位前辈。此次能与师姐一同代表天山派参加武林盟主之争,实乃荣幸。还望各位多多指教。”
在场众人见状,纷纷低声议论。有人惊叹于韩笑天的风采,有人则暗自揣测天山派此次前来的真正意图。
宁宗泽目光微凝,心中暗自思忖:“天山派一向低调,此次却派出白无痕与韩笑天,看来是有所图谋,须得小心应对。”
李逢春见场面稍显紧张,连忙笑道:“白掌门与韩少侠风采卓然,令人钦佩。既然天山派已决定参加比武,那便请两位稍作准备,比武即刻开始。”
此时,点苍派、崆峒派和青城派掌门们纷纷站了出来,表示愿意参加比武。
白无痕眉头微挑,眼中闪过一丝疑惑,语气中带着几分调侃:“方才各位掌门不是对比武兴致缺缺吗?怎的我们天山派一上场,你们便又跳了出来?”
段清风微微一笑,神色从容,拱手道:“白掌门误会了。在下只是一时技痒,想领教一下天山派的绝技罢了。毕竟天山派的武功神秘莫测,难得有机会切磋,岂能错过?”
飞云子则捋了捋长须,语气淡然却带着几分锋芒:“白掌门不必多心。我崆峒派向来以武会友,此次前来,正是想与各派高手一较高下。若只是旁观,这武林大会未免太过无趣。”
青城派掌门随声附和,语气中带着几分豪气:“正是如此。我青城派虽偏居一隅,但也想借此机会与各位同道切磋交流,共襄盛举。白掌门,莫非不愿给我们这个机会?”
白无痕闻言,眼中闪过一丝冷意,但面上依旧挂着淡淡的笑意:“三位掌门言重了。既然各位有此雅兴,我天山派自当奉陪。只是刀剑无眼,还望各位点到为止,莫要伤了和气。”
段清风哈哈一笑,豪爽道:“白掌门放心,比武切磋,重在交流,不在胜负。我们自会手下留情。”
飞云子与余万舟也纷纷点头附和,表示赞同。
李逢春见场面再度紧张,连忙上前打圆场:“既然各位掌门都有意参加比武,那便请抽签,比武即刻开始。今日之会,旨在切磋交流,共谋武林大计,还望各位以和为贵。”
就在众人准备抽签之际,人群忽然如潮水般分开,一位身着绛紫色劲装的女子款款而出。
她约莫四十出头年纪,发髻高挽,只用一支古朴的木簪固定,乌黑的发丝间隐隐透出几分岁月的痕迹。
她的身姿挺拔如松,步履轻盈似燕,虽眼角已有了细纹,却掩不住那双秋水般澄澈的眼眸,目光如剑,锐利而深邃。
“宁师弟,多年不见,可还认得师姐?”路剑秋唇角含笑,声音温润如玉,却带着一丝说不出的锋利,仿佛一柄藏在鞘中的利剑,虽未出鞘,却已让人感受到那逼人的寒意。
宁宗泽瞳孔微缩,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住,仿佛被人当头浇了一盆冷水。心中翻涌起一阵难以名状的情绪。这个消失了十五年的师姐,竟在此刻突然现身!他心中暗惊:“她怎么会回来?难道是为了当年那件事?”
“路师姐……”他勉强挤出一丝笑意,拱手行礼,声音中带着几分刻意为之的恭敬,“您这些年云游四海,师弟一直挂念。今日得见,实在是……”
“实在是意外?”路剑秋轻笑一声,笑意中带着几分讥诮,指尖轻轻拂过腰间的佩剑——那是昆仑派的“白霜剑”,剑鞘上斑驳的痕迹显示出它曾随主人经历过多少风雨。
她的目光如电,直视宁宗泽,语气淡然却带着几分逼问,“我听说昆仑派要争武林盟主,特地赶回来助阵,怎么,不欢迎?”
场中一片哗然,众人交头接耳,议论纷纷。点苍派段清风眯起眼睛,低声道:“这就是十五年前那个‘一剑昆仑’路剑秋?如今突然归来,怕是要掀起一场风波啊。”
宁宗泽额角渗出细汗,心中如擂鼓般咚咚作响,他分明记得当年是自己设计逼走了这位师姐,如今她突然归来,必有所图。但众目睽睽之下,他不得不维持掌门风范,强作镇定,脸上依旧挂着那抹僵硬的笑容。
“师姐说笑了。”他声音沉稳,却难掩其中的一丝慌乱,“您永远是昆仑派的人。既然您想参加比武,那便占去昆仑派另一个名额吧。”说着,他转向李逢春,语气中带着几分试探,“李副帮主,您看如何?”
李逢春站在一旁,目光在路剑秋和宁宗泽之间来回游移,眉头微皱,似乎在权衡着什么。片刻后,他点了点头,语气中带着几分郑重:“路女侠既是昆仑派嫡传弟子,自然有资格代表昆仑派出战。宁掌门既然同意,那便如此安排吧。”
正在此时,一个清亮的声音从人群中响起,带着几分少年特有的稚嫩与不羁:“李师叔,我们百花派也得有一个名额啊!好事不能总让别人占了吧!”
众人循声望去,只见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从人群中大步走出。
他身着一袭淡青色长衫,面容俊秀,眉眼间带着几分英气,嘴角微微上扬,笑容中透着一股自信与张扬。
此人正是在百花谷中的鹏举。
李逢春看到鹏举,脸上的表情瞬间凝固,眼中闪过一丝震惊与不安。他勉强挤出一丝微笑,声音中带着几分不自然的恭敬:“原来是鹏举师侄啊!师兄他老人家现在身体可好?”
鹏举微微一笑,语气轻松而随意:“师傅身体康健,让我先行参加比武,他随后就到!”
李逢春闻言,心中大惊,暗道:“这老头神龙见首不见尾,已经多年没有过问过帮中之事,今日可别误了我的大事!”他心中虽如惊涛骇浪,但面上依旧强装镇定,脸上挤出一抹笑意,语气中带着几分刻意的温和:“好的,既然师侄想要参加,那么就代表百花派吧!”
他一边说着,一边暗自打量鹏举,心中暗自思忖:“这少年年纪虽小,但毕竟是师兄的徒弟,武功深浅难测。今日他出现在此,莫非是师兄有意为之?难道师兄已经察觉了我的计划?”想到这里,他心中愈发不安,额角隐隐渗出一层细汗。
鹏举似乎并未察觉到李逢春的异样,依旧笑容满面,拱手道:“多谢李师叔成全!弟子定当全力以赴,不负师门期望!”
李逢春强笑道:“师侄年轻有为,想必在比武中定能大放异彩。不过比武之事,重在切磋,点到为止,莫要伤了和气。”
鹏举点头道:“师叔放心,弟子自有分寸。”
李逢春闻言,心中依旧不敢大意。他转头看向宁宗泽和路剑秋,见两人神色各异,心中更是忐忑不安。
他暗自思忖:“今日这场比武,恐怕不会太平。路剑秋突然归来,鹏举又横插一脚,若师兄真随后赶到,局面恐怕会更加复杂。我必须尽快稳住局面,绝不能让他们坏了我的大事!”
他深吸一口气,努力平复情绪,脸上重新挂起那抹从容的微笑,朗声道:“既然各派都已确定人选,那便请各位准备抽签,比武即刻开始!”
抽签开始,李逢春站在高台中央,手中捧着一只青瓷签筒,目光扫过台下众人,朗声道:“各位掌门、侠士,请静候片刻,抽签结果即刻揭晓。”
他话音落下,场中一片寂静,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落在他手中的签筒上,仿佛那小小的竹签承载着他们的命运。李逢春微微一笑,伸手从签筒中抽出一根竹签,目光一扫,随即高声宣布:“第一组对决,白无瑕对余万舟!”
白无瑕闻言,眉头微微一挑,眼中闪过一丝冷意。她转头看向余万舟,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讥讽:“余掌门,看来我们缘分不浅啊。”
余万舟哈哈一笑,豪气干云地拱手道:“白掌门,能与您切磋,是在下的荣幸。还望手下留情!”
白无瑕轻哼一声,淡淡道:“余掌门客气了,刀剑无眼,各自小心便是。”
李逢春继续抽签,片刻后宣布:“第二组对决,路剑秋对飞云子!”
路剑秋闻言,眼中闪过一丝锐利,嘴角微微上扬,笑意中带着几分深意:“飞云子道长,多年不见,不知您的剑法可有精进?”
飞云子捋了捋长须,神色淡然,语气中却带着几分锋芒:“路女侠,老夫虽年事已高,但剑法却未曾荒废。今日正好领教一下您的‘一剑昆仑’。”
路剑秋轻笑一声,语气中带着几分挑衅:道长说笑了,您的‘崆峒剑法’和‘七伤拳’名震江湖,今日倒是让我大开眼界了。
李逢春继续抽签,宣布道:“第三组对决,宁宗泽对鹏举!”
宁宗泽闻言,眉头微微一皱,心中暗自思忖:“这小子,年纪虽小,但毕竟是周桐的徒弟,武功深浅难测。今日与他交手,需得小心应对。”
鹏举则是一脸兴奋,握了握拳头,眼中满是期待:“宁掌门,能与您切磋,深感荣幸!”
宁宗泽强笑道:“少侠年轻有为,今日便让我领教一下你的高招。”
李逢春最后抽出一根竹签,宣布道:“第四组对决,韩笑天对段清风!”
韩笑天闻言,眉头一皱,眼中闪过一丝战意:“段掌门,久闻您的‘点苍刀法’精妙绝伦,今日正好领教一番!”
段清风微微一笑,神色从容,拱手道:“韩少侠年轻有为,老夫也正想见识一下天山派的绝学。”
韩笑天哈哈一笑,豪爽道:“段掌门客气了,今日便让我们痛快一战!”
李逢春见抽签完毕,朗声道:“各位,比武即将开始,还请做好准备。今日之会,旨在切磋交流,共谋武林大计,还望各位以和为贵。”